close

  120年來,廣益中學校友遍及海內外,辦學碩果纍纍,培養出數萬人才,辛亥革命烈士鄒容、紅岩英烈王樸、烈士劉洪堰、肖永祥;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朝義、鄒崗,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嘉興,全國五一勞動模範譚民化和解放後我國第一個理學博士張築生……這些令人尊敬的名人校友們,在廣益的百年曆史里,似璀璨群星,照耀著廣益一批又一批的學子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勇敢向前。
  學術論壇 專家校友探討母校教育
  9月20日上午,習習秋風輕撫位於南山之巔的重慶廣益中學,將校園內的霧氣吹散,一些年過半百的中老年人們從山下趕來。他們此行並不是登山,而是作為廣益的老校友們,專程來聽一堂在母校舉辦的“百年廣益與百年重慶教育”的學術論壇。
  當天的論壇,是廣益中學迎接12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論壇邀請了市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廣益中學的知名校友齊聚一堂,認真總結開埠後百餘年來重慶廣益中學的辦學經驗,從中全面系統地梳理審視重慶教育的發展歷程,挖掘歷史資源,服務當下教育,應對未來挑戰。
  校友趙心憲,如今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重慶第二師範學院教授,他在論壇上,以廣益中學的首任華人校長、教育家楊芳齡的“五育”教育,即“德智體美群”思想為主題探討一些源頭性問題,對當前培養專業性人才極具借鑒意義。此外,重慶工商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薛新力和重慶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張愛琳等校友也紛紛圍繞主題暢談。
  校友課程 名校友回母校授課
  縱觀廣益百餘年教育史,感恩教育在它的素質教育中占的比重不小。正是如此,懷有一顆顆感恩之心的名校友們不畏辛苦,發揮自身所長為母校貢獻。在此基礎上,廣益搭建平臺,打造獨具特色的校友課程,讓名校友們反哺在校學子。
  今年5月,中科院院士李朝義回到了母校廣益,與學弟學妹們來了一場面對面交流。作為廣益中學49級畢業生,如今,李朝義已成為我國“腦和意識研究”首席科學家。交流活動當天,他用幾十幅珍貴的相片展示了上世紀的廣益校園和自己傳奇的一生,讓學弟學妹們無不佩服這位學長的卓越才能,並享受了一次歷史的穿越。
  “科學的大門,也是天堂的大門。”李朝義在給學弟學妹談到科學實驗時說:“當實驗的進展如你所料,你就像一個預言家,擁有了左右它的力量;如果別有洞天,你就是一個處女地的開拓者,這就是科學甘之如飴的饋贈。”
  專家校友零距離免費講課並非是第一次。早在2011年,這些在各行各業已成為標桿人物的校友們,便紛紛回到廣益,為年輕的廣益學子開設課程。校友課程定於每周三下午開講,內容豐富,共開設有《重慶歷史文化名人研究》、《交通與旅游》、《社會美學》、《現代禮儀》、《中西文化的家庭觀》等17門課,涉及領域廣泛,以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審美、實踐、創造能力,以及為廣泛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打下了基礎。目前,專家校友團隊從最初的9名發展到了17名。
  前不久,重慶醫科大學教授、校友劉達偉回到廣益,舉辦了“突發公共衛生案例分析”講座。劉教授以11月發生的上海大火等案例,講述了防範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重要性及舉措,讓同學們學到不少實用知識和技能。
  “時值廣益120周年校慶之際,借助這個機會,再回母校為學生上課,我感到驕傲,同時,也感受到了母校的溫暖。”初65級校友潘良熾如今已是四川文理學院教授,他為學生們帶來了《重慶抗戰的地位和作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常識》課程。一堂課下來,文史哲知識縱橫交叉,讓孩子們在中學的課堂里,感受到了大學課堂的氛圍。潘良熾表示,作為具有歷史積澱的百年名校,廣益憑藉專家人才濟濟的優勢,今後一定會有更為長足的發展。
  “校友專家的嚴謹性也給予了我們許多影響。”高一年級2班學生曾亞男說,他在聽完重慶第二師範學院教授趙心憲關於重慶歷史文化名人研究的課後,專門到圖書館找出最新版重慶地圖出來看,查閱相關歷史書籍。“雖然是理科生,但我在聽過趙老師講授的歷史課程後,發現歷史也非常有趣,而一旦有興趣了就學得特別主動。”
  接下來,廣益中學還將把校友專家課程進一步打造成為“校友講堂”,邀請越來越多的老校友回到母校,結合自身情況,為學生開設特色的選修課程。
  讓專家級的校友授課團隊與學校語文、歷史、外語、生物等學科相配套,是基於廣益的歷史沿革和時代需要,也是廣益本色的體現。校友專家課程也是學校迎接120周年校慶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各界、家長還可以走進課堂,與校友、老師、學生共同體驗課堂教學,分享課堂樂趣,收穫知識的快樂。
  廣益中學名校友牆  (原標題:百年廣益孕育無數校友 反哺母校傳播感恩教育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z69pzmmt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